![]() |
博客來連結 |
ISBN:9789866745300
心得記錄
找到自已的價值 ➜ 剖析自已的性格 ➜ 突破性格的局限
這也是自我實現的一個過程,也讓我想到高中時的劉傭三本著作,肯定自已、創造自已、超越自已,感覺上是要表達相同的理念或想法。有空可以再重讀劉傭的三本著作,也許還會有新的想法。
- 我自已理解成:肯定自已 ➜ 了解自已 ➜ 超越自已
![]() |
超越自己、創造自己、肯定自己20年紀念典藏版 |
另外用 亞伯拉罕.馬斯洛 的需求理論解釋 (由低層級到高層級):這樣應該更清楚一些
- 生理 ➜ 安全 ➜ 愛與歸屬 ➜ 尊重 ➜ 求知 ➜ 審美 ➜ 自我實現(超越自我)
學習觀察力 ➜ 培養分析力 ➜ 擁有判斷力
這是練習「獨立思考」能力的過程,先吸收大量的資訊、知識、體驗,進而轉化成經驗,再從這些去比較分析,但要有相對的東西才會分析出較好的,從這過程中淬練出判斷的能力,進而加速整個過程,熟能生巧。
如何分析需要對人的大腦與行為再更進一步的了解,由其看了「誰說人是理性的 !」這本書後,對大腦判斷事物和習慣上,又產生新的想法。
![]() |
誰說人是理性的! |
用拉長時間與距離的眼光,來研判未來
- 關注科技帶給人與環境的改變
- 忍受與接受不合理的事
- 正面思考
- 不要恐懼你的恐懼,一但決定就全力以赴,不要在將問題變成自已的困擾
大多數人都只看到當下,但如果在把未來也考量進去,做法可能需要調整,這可運用到很多的地方,比如:投資、學習、受傷…;以受傷來說,當下沒花錢去醫院檢查,想說會自已好,但如果變嚴重了,未來影響可不是花錢就能解決,或可能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,這些都是需要考量進去的,在不影響自已生存的情況下做判斷,把需要(需求)與想要(慾望)分清楚。
熱門文章:
8月 27, 2016
Tags :
嚴長壽
Subscribe by Email
Follow Updates Articles from This Blog via Email
No Comments